登录/注册秒针资源社区
*首次注册请验证手机号后,完整填写表单信息。
经过了2022年众多不确定因素和疫情对市场的冲击,中国的营销广告市场迎来复苏,特别是户外广告,更是将在2023年成为广告主增加投资的重点渠道,秒针系统《2023年中国数字营销趋势报告》显示,预计户外是2023年广告主增加投放的第2大媒介类型,仅次于移动互联网。
作为个人媒体(手机,电脑),家庭媒体(电视),公共媒体(户外)三大触媒场景之一,户外广告的重要性一直为广告主高度认可,也是广告投放必不可少的构成。但在媒介市场不断数字化的过程中,户外广告始终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——效果难测量。
与MOB、OTT、PC端的广告相比,由于数字屏端广告具备的联网特征和可寻址性,”一设备对一人“或”一设备对一家“,市场上都有较为成熟的测量方法,用代码监测就可以直接采集到广告播出情况和受众效果。然而户外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,一方面,市场上仍存在大量无法联网的非数字化的户外媒体,另一方面,即使是可联网的户外数字媒体,由于户外屏是“一设备对许多人“,测量受众触达的效果成为难题,一直以来缺少成熟的、能被广告主和全行业共同认可的测量方法;
根据行业经验传统,户外广告的受众效果主要依靠3种方式进行考量:
1) 依靠投放人员的经验判断效果;这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中小城市中较为广泛,这些城市户外广告资源简单,人口稳定,优质资源较少,投放人员往往借经验就就能挑选出好的广告媒体。但没有数据支持,这种”拍脑袋“的经验不易被大广告主接受。
2) 由媒体提供人流量,覆盖人数等数据,这些数据缺少公正性和客观性,同样,大广告主也不易接受。
3) 通过调研数据,一般的调研方法包括定量调研,人流量测试等,受调研公司的方法所限,一般都存在:覆盖不全面(只能以抽样方式),数据周期长(一年只能做1\2次,每次要做1-2个月)、效率低下(人工完成)、数据不准确(抽样代表性,人流量测试的打点方法)、只能测媒体,难以测广告等等问题;但这几乎已经是大广告主能接受的最优方案了,至少满足”有数可用“和”客观性“的要求。
户外广告效果之所以难以测量,是因为传统方案的测量方法中存在以下技术难点:
1) 在户外环境下,看到广告的人是不断流动变化的,越是大的城市,繁华的地点的广告,这种变化流动越大(也就是说价值越高,越贵的广告),很难统计广告覆盖人数;
2) 广告主除了关心覆盖人数,对人群质量(即TA)也是有要求的,户外广告同样无法准确的获取覆盖是究竟是哪些受众,受众具有什么特征的数据。
3) 户外广告的呈现形式多样,如灯箱,大屏是静态图片的,但户外电子屏则是轮播视频,并且不同环境下,户外广告的位置,决定了并非覆盖周边的人,就一定能看到广告,因此,在不同的媒介类型中,户外广告的可见性也不相同。
4) 户外广告不是孤立存在的,广告主在投放户外时,也期望和其它广告一样,能通盘设计,组合投放,看到整体的效果,那么,户外做为一种以覆盖,触达为主的广告资源,如何与其他广告资源组合,达到最大触达效果?是更大挑战的难题;
5) 一些线下渠道的广告主,在投放户外后,希望获得即实的到店转化效果数据,这在传统调研上是难以快速实现的。
在营销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,户外广告的效果黑箱,已经困扰了广告主多年,亟需科学的大数据的技术解决方案,户外的新测量方法,不但要能解决投放之后,快速真实的评估广告触达的受众效果,TA情况,更需要能支持在投放之前,解决制定投放策略,选择媒体资源,预估投放效果的问题。
作为营销实效管理专家,秒针系统始终积极探索数字广告测量的新技术,新方法。经过多年的磨合探索,与腾讯携手共建,在全域营销测量体系中,建立完整的户外广告测量方法,提供投放前计划策略-投放中执行监播-投放后效果评估,全流程的户外广告受众测量解决方案。
秒针户外广告测量方案包括”广告监播“和“受众测量”:
双方共建的户外受众测量解决方案,是通过海量的人群LBS数据、结合秒针独有的广告可见性(OTC)模型,来测量线下广告触达的受众数量,受众TA,并计算出准确的广告效果指标。
这一技术的基础是,腾讯为庞大的开发者生态提供APP和小程序地理位置服务,包括:
数据量来源:2023年腾讯位置服务官网
除了海量数据以外,OTC广告可见模型也是测量的关键,它决定对广告触达人群的计算是否准确。秒针OTC模型基于不同线下广告媒体特点,结合眼动研究、消费者基础调研、交通出行等多方面数据,科学设定了线下广告可视范围,并基于此圈定了广告有效触达的人群。同时,针对线下各种轮播广告,如楼宇LCD、户外LED等,基于时间概率模型,进一步测量不同轮播广告的触达人数及频次。
基于数据技术和模型方法,秒针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户外广告测量的指标体系,致力于打造与MOB,OTT等其它数字广告统一的标准。可输出的核心指标包括:
1) PV/UV:户外广告的有效覆盖人次/人数、
2) 频次:户外广告触达频次
3) 受众人群画像:脱敏后的人群画像特征等
4) 目标人群占比:客户自定义TA的占比
5) 到达率 Reach:包括户外广告的Reach、线上线下打通的Reach
目前,这套技术,已经可以实现楼宇电梯,户外大屏,候车亭,地铁站,机场高铁站等等主流户外场所和媒体的广告受众效果的测量;
秒针&腾讯的这套受众测量技术,在2019-2022年期间,已经服务了众多客户,涵盖车企、快消、教育、美妆、母婴等行业,帮助客户解决户外广告中的商业问题。
目前户外受众测量的主要应用场景有:“户外广告效果触达评估”和“户外广告到店转化评估”。我们通过秒针客户的成功案例,看看受众测量技术是如何帮助这些广告主提升投放实效的。
某客户进行户外广告选点,通过受众测量数据对比23年前后广告位历史数据及不同广告位之间的触达效果,23年后户外广告触达人数有明显提升,根据广告位实时触达变化进行合理选点。
某食品客户,进行投放后效果评估,通过受众测量,通过数据可以发现:单看OOH(楼宇LCD屏)的数据,城市B在第三周的投放中即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拐点,1+reach接近饱和。那么在实际投放中,给客户的建议是,城市B户外广告投放最优周期以3周为佳,超过3周就可以更换版本。
某汽车客户,由于1-6月投放涉及宣传其某A级车型,客户希望研究了解看到该A级车广告并到店的人群画像,希望从中了解目标人群的特性和爱好,同时评估1-6月投放对目标人群的触达情况。
秒针通过广告监测数据收集 → 圈选到店坐标 → 人群特征分析 → 广告到店场景应用4个步骤,对到店人群进行人群画像,画像结果如下:
1) 广告到店人群中男性比例更高,主要在已婚的状态,年龄在31-45岁的倾向度更高,相比其他B级车型人群,年龄层更加集中。
2) 广告到店人群中常住地在广东省、山东省、浙江省为多,而分城市分布中,广东省的深圳、广州、东莞的广告到店人群较多。
3) 广告到店人群偏好的媒体类型多样,主要以生活、通讯、办公等媒体为主,下一步可从到店人群触媒习惯中,挑选触媒TGI高且人群集中比例高的媒体类别,作为未来的媒体拓展方向。
4) 广告到店人群中主要到访地点大类为购物、美食、房产等,考虑到区域投放户外广告,选取较高占比及偏好的美食类热度较高的地点,可作为户外广告触点选择参考。
经过了2022年众多不确定因素和疫情对市场的冲击,中国的营销广告市场迎来复苏,特别是户外广告,更是将在2023年成为广告主增加投资的重点渠道,秒针系统《2023年中国数字营销趋势报告》显示,预计户外是2023年广告主增加投放的第2大媒介类型,仅次于移动互联网。
作为个人媒体(手机,电脑),家庭媒体(电视),公共媒体(户外)三大触媒场景之一,户外广告的重要性一直为广告主高度认可,也是广告投放必不可少的构成。但在媒介市场不断数字化的过程中,户外广告始终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——效果难测量。
与MOB、OTT、PC端的广告相比,由于数字屏端广告具备的联网特征和可寻址性,”一设备对一人“或”一设备对一家“,市场上都有较为成熟的测量方法,用代码监测就可以直接采集到广告播出情况和受众效果。然而户外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,一方面,市场上仍存在大量无法联网的非数字化的户外媒体,另一方面,即使是可联网的户外数字媒体,由于户外屏是“一设备对许多人“,测量受众触达的效果成为难题,一直以来缺少成熟的、能被广告主和全行业共同认可的测量方法;
根据行业经验传统,户外广告的受众效果主要依靠3种方式进行考量:
1) 依靠投放人员的经验判断效果;这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中小城市中较为广泛,这些城市户外广告资源简单,人口稳定,优质资源较少,投放人员往往借经验就就能挑选出好的广告媒体。但没有数据支持,这种”拍脑袋“的经验不易被大广告主接受。
2) 由媒体提供人流量,覆盖人数等数据,这些数据缺少公正性和客观性,同样,大广告主也不易接受。
3) 通过调研数据,一般的调研方法包括定量调研,人流量测试等,受调研公司的方法所限,一般都存在:覆盖不全面(只能以抽样方式),数据周期长(一年只能做1\2次,每次要做1-2个月)、效率低下(人工完成)、数据不准确(抽样代表性,人流量测试的打点方法)、只能测媒体,难以测广告等等问题;但这几乎已经是大广告主能接受的最优方案了,至少满足”有数可用“和”客观性“的要求。
户外广告效果之所以难以测量,是因为传统方案的测量方法中存在以下技术难点:
1) 在户外环境下,看到广告的人是不断流动变化的,越是大的城市,繁华的地点的广告,这种变化流动越大(也就是说价值越高,越贵的广告),很难统计广告覆盖人数;
2) 广告主除了关心覆盖人数,对人群质量(即TA)也是有要求的,户外广告同样无法准确的获取覆盖是究竟是哪些受众,受众具有什么特征的数据。
3) 户外广告的呈现形式多样,如灯箱,大屏是静态图片的,但户外电子屏则是轮播视频,并且不同环境下,户外广告的位置,决定了并非覆盖周边的人,就一定能看到广告,因此,在不同的媒介类型中,户外广告的可见性也不相同。
4) 户外广告不是孤立存在的,广告主在投放户外时,也期望和其它广告一样,能通盘设计,组合投放,看到整体的效果,那么,户外做为一种以覆盖,触达为主的广告资源,如何与其他广告资源组合,达到最大触达效果?是更大挑战的难题;
5) 一些线下渠道的广告主,在投放户外后,希望获得即实的到店转化效果数据,这在传统调研上是难以快速实现的。
在营销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,户外广告的效果黑箱,已经困扰了广告主多年,亟需科学的大数据的技术解决方案,户外的新测量方法,不但要能解决投放之后,快速真实的评估广告触达的受众效果,TA情况,更需要能支持在投放之前,解决制定投放策略,选择媒体资源,预估投放效果的问题。
作为营销实效管理专家,秒针系统始终积极探索数字广告测量的新技术,新方法。经过多年的磨合探索,与腾讯携手共建,在全域营销测量体系中,建立完整的户外广告测量方法,提供投放前计划策略-投放中执行监播-投放后效果评估,全流程的户外广告受众测量解决方案。
秒针户外广告测量方案包括”广告监播“和“受众测量”:
双方共建的户外受众测量解决方案,是通过海量的人群LBS数据、结合秒针独有的广告可见性(OTC)模型,来测量线下广告触达的受众数量,受众TA,并计算出准确的广告效果指标。
这一技术的基础是,腾讯为庞大的开发者生态提供APP和小程序地理位置服务,包括:
数据量来源:2023年腾讯位置服务官网
除了海量数据以外,OTC广告可见模型也是测量的关键,它决定对广告触达人群的计算是否准确。秒针OTC模型基于不同线下广告媒体特点,结合眼动研究、消费者基础调研、交通出行等多方面数据,科学设定了线下广告可视范围,并基于此圈定了广告有效触达的人群。同时,针对线下各种轮播广告,如楼宇LCD、户外LED等,基于时间概率模型,进一步测量不同轮播广告的触达人数及频次。
基于数据技术和模型方法,秒针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户外广告测量的指标体系,致力于打造与MOB,OTT等其它数字广告统一的标准。可输出的核心指标包括:
1) PV/UV:户外广告的有效覆盖人次/人数、
2) 频次:户外广告触达频次
3) 受众人群画像:脱敏后的人群画像特征等
4) 目标人群占比:客户自定义TA的占比
5) 到达率 Reach:包括户外广告的Reach、线上线下打通的Reach
目前,这套技术,已经可以实现楼宇电梯,户外大屏,候车亭,地铁站,机场高铁站等等主流户外场所和媒体的广告受众效果的测量;
秒针&腾讯的这套受众测量技术,在2019-2022年期间,已经服务了众多客户,涵盖车企、快消、教育、美妆、母婴等行业,帮助客户解决户外广告中的商业问题。
目前户外受众测量的主要应用场景有:“户外广告效果触达评估”和“户外广告到店转化评估”。我们通过秒针客户的成功案例,看看受众测量技术是如何帮助这些广告主提升投放实效的。
某客户进行户外广告选点,通过受众测量数据对比23年前后广告位历史数据及不同广告位之间的触达效果,23年后户外广告触达人数有明显提升,根据广告位实时触达变化进行合理选点。
某食品客户,进行投放后效果评估,通过受众测量,通过数据可以发现:单看OOH(楼宇LCD屏)的数据,城市B在第三周的投放中即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拐点,1+reach接近饱和。那么在实际投放中,给客户的建议是,城市B户外广告投放最优周期以3周为佳,超过3周就可以更换版本。
某汽车客户,由于1-6月投放涉及宣传其某A级车型,客户希望研究了解看到该A级车广告并到店的人群画像,希望从中了解目标人群的特性和爱好,同时评估1-6月投放对目标人群的触达情况。
秒针通过广告监测数据收集 → 圈选到店坐标 → 人群特征分析 → 广告到店场景应用4个步骤,对到店人群进行人群画像,画像结果如下:
1) 广告到店人群中男性比例更高,主要在已婚的状态,年龄在31-45岁的倾向度更高,相比其他B级车型人群,年龄层更加集中。
2) 广告到店人群中常住地在广东省、山东省、浙江省为多,而分城市分布中,广东省的深圳、广州、东莞的广告到店人群较多。
3) 广告到店人群偏好的媒体类型多样,主要以生活、通讯、办公等媒体为主,下一步可从到店人群触媒习惯中,挑选触媒TGI高且人群集中比例高的媒体类别,作为未来的媒体拓展方向。
4) 广告到店人群中主要到访地点大类为购物、美食、房产等,考虑到区域投放户外广告,选取较高占比及偏好的美食类热度较高的地点,可作为户外广告触点选择参考。